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检测资讯

雾霾围城,车用油品不是祸首

发布时间:2014-12-09|栏目:检测资讯|浏览次数:0

“北国风光,千里风沙,万里尘飘。望长城内外,浓雾莽莽;京华上下,灰霾笼罩……”去冬以来,一场覆盖百万余平方公里的雾霾突袭中国,类似的吐槽帖在网络世界流传开来。人们在自嘲和调侃的同时,也发起了一场雾霾真凶大搜索。众声喧哗之下,机动车油品质量问题成为众矢之的,被认为是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接受舆论的审判。事实果真如此吗?

   记者采访多位石油石化行业专家得知,车用油品质量并不是雾霾主要的影响因素,工业源排放才是真正祸首。相比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燃煤所产生的大气污染更直接地导致雾霾形成。只有找准雾霾产生的诸多根源,对症下药,人们才能真正阻断围城大雾的来路,才能重享清新空气和健康呼吸。

   对于车用油品来说,即便“个小”也当尽力。在灰霾天揪痛人心之时,国内提升油品质量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政府给出的时间表,预计2018年前,我国所有的机动车都将“喝”上国际领先的汽柴油。目前,国内石化行业和企业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以期回应公众关切。

   工业污染源危害远超机动车,燃煤是祸首

   大雾虽然阻挡了人们的视线,却让“霾”这个略显生僻的字眼和PM2.5这个专业词汇迅速进入公众视野。为了弄清楚雾霾里到底有什么,人们搜集了大气样本,对其进行源解码,结果发现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颗粒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它们为PM2.5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种子”。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PM是“颗粒物”的缩写,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通过两种途径形成,各种空气污染源的直接排放,如扬尘、燃煤、工业生产和机动车排放等构成一次污染,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有机物在光照等自然条件下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构成二次污染。

   那么,这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从哪儿来的呢?经过多方会诊,人们发现,排放量的大头来自工业污染源。据环保部2012年发布的《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当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2217.9万吨,其中工业源排放2016.5万吨,占90.9%,机动车排放约18万吨,占0.8%;全国氮氧化合物排放2404.3万吨,其中工业源排放1729.5万吨,占71.9%,机动车排放637.5万吨,占26.5%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研究组在今年23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在北京地区的PM2.5来源中,燃煤和外来输送占了将近四成的比重,超过机动车25%的“贡献”。

   顺着工业污染源这一线索顺藤摸瓜、继续追查,人们发现燃煤排放占比最大。在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结构70%以上,占全球燃煤年消费的50%以上。“巨大的能源消费量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我国长期以来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烟尘排放量的70%和人为源大气汞排放量的40%都来自燃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了解析。

   我国车用油质量升级快于欧美,下步升级已有时间表

   今年2月,有关“国内成品油硫含量为欧洲15倍”的说法甚嚣尘上,将车用油品质量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这一说法并不确切。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是欧洲车用汽柴油标准,它以油品硫含量作为衡量油品质量的标志性指标。我国参照欧盟的做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的是国Ⅲ标准,要求汽油硫含量不大于150ppm(注:ppm是英文partpermillion的缩写,表示百万分之几),柴油硫含量不大于350ppm;上海、广东等省市执行的是国Ⅳ标准,汽柴油硫含量不大于50ppm;北京执行的京Ⅴ标准最为严格,规定汽柴油硫含量不大于10ppm,这与欧洲现在实施的全球最严格的欧Ⅴ排放标准相当,并领先于美国不大于30ppm的标准。

   专家表示,中国油品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的确存在差距,但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金砖五国相比,我国油品质量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据介绍,我国的车用汽油执行的国Ⅲ标准与印度相当,优于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硫含量500~1000ppm)。我国车用柴油标准与印度、俄罗斯相同,优于巴西和南非(硫含量为500ppm)。北京于2012年率先实行的京Ⅴ标准为国际领先,上海、广东等地的标准则接近欧洲,与美国的油品质量水平大致相当。

   我国车用油品质量升级速度快于欧美。资料显示,美国的炼油工业发展经历了150余年,而我国用了60年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在汽油无铅化进程上,我国要明显快于大部分发达国家。其中,美、欧、日实现汽油无铅化分别用了21年、27年和12年左右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了7年左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考虑到中国炼油工业发展起步晚,炼油工业水平起点较低,炼油工业承担着满足国内成品油供应不断增长与质量不断升级的双重压力,油品质量升级难度相对要大得多。”

   在雾霾揪痛人心之时,政府进一步加快了提升油品质量的步伐。今年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已发布国Ⅳ车用汽油标准的基础上,尽快发布国Ⅳ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过渡期至2014年底;20136月底前发布国Ⅴ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2013年底前发布国Ⅴ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过渡期均至2017年底。这意味着在2018年前我国所有的机动车都将“喝”上国际领先的汽柴油。

   提高油品质量虽无法根治雾霾,但也要下大力气

   不可否认,机动车排放对空气污染的确有影响。车用油品质量问题、发动机制造水平、汽车尾气减排措施、道路扬尘、交通拥堵等可能造成或加重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程度。但与人们的普遍印象不同的是,统计数据显示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中,因车用油品质量因素造成的污染对大气质量影响有限,仅提高车用油品质量并不能完全解决机动车排放问题。

   有研究表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粉尘颗粒物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因素,而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硫占总量不足1%,其氮氧化物排放并非由油品质量引起,粉尘颗粒物则主要与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有关。

   按照国际惯例,硫含量是判断油品质量的重要参数,汽柴油中含有的硫经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以北京为例,《2011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表明当年全市二氧化硫总排放量为9.79万吨,按照北京市全年车用汽柴油消费量650万吨(硫含量50ppm)计算,机动车排放二氧化硫650吨,占全市总排放量的千分之七。预计2013年北京车用汽柴油消费量将达700万吨,按照目前实施的京V车用汽柴油标准(硫含量10ppm)计算,2013年全市机动车将排放140万吨,约占总排放量的千分之二。由此可见,机动车排放对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贡献”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与二氧化硫不同的是,车用汽柴油中基本不含氮元素,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发动机在高温作业下空气中氮气、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随汽车尾气排放到大气中。汽油中硫含量、汽车发动机水平和尾气转化器都对氮氧化物排放有影响,但当汽油硫含量降到很低时,汽油质量对氮氧化物的排放影响比较小。

   那么,汽柴油是否与机动车排放的粉尘颗粒物有关系呢?据专家介绍,传统汽油车排放的颗粒物以铅物质为主,但我国从2000年开始使用无铅汽油,这之后汽油车的颗粒物排放非常少。记者了解到,柴油车颗粒物的成分与汽油车不同,主要是碳烟。碳烟是燃料在富油缺氧的高压燃烧环境中,分子裂解形成的多孔碳质,它往往黏附二氧化硫和有机物等。它的排放量主要与发动机制造水平、工作状态和尾气处理水平有很大关系,即使人们将符合最严格的欧V排放标准的油用在非标机动车上,同样会黑烟四起。

   据介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还含有烃类等有害物质,但符合现行标准的车用油品对机动车烃类排放影响并不大。机动车排放的烃类化合物主要是汽油机动车泄漏挥发所导致的,它可以通过提高发动机制造的密封性能、增加油气回收装置来减少排放。

   中石化集团科技委顾问、国家石化产品国标委主任曹湘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汽车保有量狂增造成交通拥堵对雾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交通拥堵使车辆长时间“处于怠速状态下,汽油燃烧不完全,排放量增加6倍”。

   即便如此,油品质量依然承载着人们对于空气污染的焦灼情绪,社会各界对于油品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达成共识。目前,国内石化行业正加紧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以此回应公众关切。

   优化能源结构为根本之策,10年后煤炭消费比例力争降到60%以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曾直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导致了环境恶化和空气污染等诸多问题。其成也久,其治也艰,这决定了防治空气污染不能一蹴而就,而应抓住源头,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以更加果敢和务实的态度加以综合治理。

   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认为,防治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是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演进不断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其空气的质量。60年前的英国、页岩气革命后的美国,还有今天的中国无一例外。”

   有关数据表明,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分别是70%18%5%7%。而在空气质量优良的欧洲,煤炭的比重只占总能源消费的15%左右,可再生能源则接近了25%,天然气比重上升,石油比重下降。降低煤炭的消费比例,大力发展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转型的题中之义。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出政府部门对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决心。有关专家解读称,未来国家将控制燃煤消费的过快增长,力争用10年时间把煤炭的消费比例降到60%以下,2030年控制在50%或者更低。同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推进煤炭的清洁生产和利用。发展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力度也将加大,力争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从目前的9%提高到15%规划还提出,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交通燃料的清洁化替代,倡导节约能源的消费方式,并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防止空气污染,还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未来政府将把产业发展与功能区规划、重点城市和地区的环境和生态保护统筹起来,控制“两高”(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的布点新建。加强对冶金、煤炭、火电、石化等工业的规划管理,完善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在举国关注环境污染、呼唤美丽中国之时,石化行业作为能源生产大户,一举一动都牵引着人们的视线。对此,石化行业普遍达成了共识:要带头坚持节能减排,减少空气污染物生产和排放,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为促进全社会的清洁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出力。

   强音入耳,蓝图徐展,人们有理由拭目以待。(记者 孙燕清)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Copyright © 2010-2020 中国油品检测网 版权所有